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靖国间 陈旸
著乐书二百卷载乐之道颇为详备乂不
特司马迁有律术蔡元定有律吕新书朱熹有通解钟
律也且史官既非通知音乐 (第 26b 页)
李建中宋初第一手苏黄诸公起乃
稍稍掩之书家者流讥其庸拙此行笔可见杜祁公行
草仅免俗耳而耳观相臾至黄裳 陈旸
跋如小儿涂鸦
胡重也永叔乡社老人动止供笑乃颇自矜许岂独知
人难哉文潞公乃无论结搆亦老逸可念王荆公本无 (第 19a 页)
喉抵腭诸条不过如此信如通指东
冬之辨以东韵为开口鱼虞之辨以鱼韵为纵唇吾不
知开口纵唇之说古有是否即以 陈旸
乐书核之旸本
荒唐然有曰声出于脾而合口以通之为宫声出于肾 (第 10a 页)
之类乐府诸曲自昔不用犯声唐自天后末年剑器入
浑脱始为犯声明皇时乐人孙处秀善吹笛好作犯声
亦郑卫之变也 (陈旸/
乐书)
唐时羯鼓录无有能传其法者开元帝最为妙绝宋璟 (第 10a 页)
三曲复有名传(填词/名解)
南唐后主乐曲有念家山破至宋祖开宝八年悉收其
地乃入朝是念家山破之应也 (陈旸/
乐书)
后主于围城中赋临江仙未终而城破其词云樱桃落
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牵幕
惆怅 (第 8a 页)
   郑世子乐律全书跋

律吕精义内外编各十卷正论四卷乐律算学新说各
一卷此外图谱一十三部又审定诸家乐书八部合名
之曰乐律全书郑恭王厚焥世子载堉所撰也恭王于
嘉靖二十七年建言时政获罪降为庶人发高墙禁锢
世子席藁门外具橐饘者二十载庄皇帝践位初赦过
复爵由是世子以孝称又高延陵子臧之节让国于兄
尤人所难能也恭王雅善言乐世子又何文定瑭外孙
学有元本按律审音察及铢黍历辨刘歆何妥李照范

陈旸
蔡元定之失近代若李文利李文察刘濂张敔
诸家皆駮其非河间献王之后言礼乐者莫有 (第 5a 页)
   书柯氏宋史新编后
宋辽金元四史惟金史差善其馀潦草牵率岂金匮石
室之所宜储柯氏撰新编会宋辽金三史为一以宋为
正统辽金附焉升瀛国公益卫二王于帝纪以存统正
亡国诸叛臣之名以明伦列道学于循吏之前以尊儒
历二十载而成书可谓有志之士矣先是揭阳王昂撰
宋史补台州王洙撰宋元史质皆略焉不详至柯氏而
体稍备其后临川汤显祖义仍祥符王维俭损仲吉水

刘同升孝则咸有事改修汤刘稿尚未定损仲宋史记
沉于汴水予从吴兴潘氏钞得仅存然三史取材纪传
则有曾巩王称杜大圭彭百川叶隆礼宇文懋昭编年
则有李焘杨仲良陈均欧阳守道礼乐则有聂崇义
阳修司马光陈祥道 陈旸
陆佃郑居中张炜职官则有
孙逢吉陈骙徐自明许月卿舆地则有乐史王存欧阳
忞税安礼王象之祝穆潘自牧志外国则 (第 12a 页)
上下生之误不足辨用倍者其本法不用倍者算
家取疾约法其实一也若四清二变昔者固亦疑之李
照范景仁不能争况 陈旸
以下托之空言乎乐器惟瑟 (第 6a 页)
   琴枕
清眸作金徽素齿为玉轸响泉竟何用金带常苦窘斓
斑渍珠泪宛转堆云鬒君若安七弦应弹卓氏引

(谢惠连自箴气之凊明双眸善识文选七发皓齿娥眉/西京杂记赵后有宝琴曰凤凰以金玉隐起为龙螭象)
(嵇康琴赋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 陈旸
乐书琴/论黄帝之清角齐桓之号钟楚庄之绕梁相如之绿绮)
(以至玉床响泉之类名号之别也辍耕录响泉即蔡邕 (第 5a 页)
 达

答太极元气函三为一三者天地人也故必以三而损
益之三统相通始成律吕阳之生阴曰下律也阴之生
阳曰上吕也正变之说自古有之 陈旸
乐书去其清声
不考之过不然安得成八十四调哉
 问井田制治愿闻其详
答井田旧有图谱然不通开方之法悉如棋 (第 17b 页)
  九夏赋(限韵盛德形容分/乐而序/有序)
九夏之说杜子春韦昭俱属附会惟康成以为乐亡而
诗逸者最是至 陈旸
郑樵之说更不可信然吾就本文
绎之尚疑有错简焉盖四夏主祭祀王夏之下即当接
以夫人祭之齐夏而后及肆夏昭夏 (第 1a 页)
者也但乡饮酒礼所歌亦正不必伐木行苇之属射礼
所歌亦正不必车攻吉日之属则以其义之所该者大 陈晋之
曰乡射升歌鹿鸣诸诗所以寓君臣之教笙奏
南陔诸诗所以寓父子之教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
嘉鱼笙崇邱歌南山有 (第 16a 页)
本昭颂窦公
十二篇名存而辞亡则乐书遗缺者多矣然乐书虽亡
而杂出于二礼者犹可覈也乐记一篇可以为乐经而 陈旸
乐书亦可删其繁芜以附于后他如宋之景祐乐
记房庶之乐书补亡蔡元定之律吕新书吴仁杰之乐 (第 19b 页)
   云艾美好也程文简公考古编孙季昭示儿编
   皆云艾字遍考载籍并无美好之说曲礼鲁颂
   苟子皆训艾为老孟子艾字解不通 陈晋之
(第 23a 页)
   犯
乐府诸曲自古不用犯声以为不顺也唐自天后末年
剑气入浑脱始为犯声之始剑气宫调浑脱角调以臣
犯君故为犯声明皇时乐人孙处秀善吹笛好作犯声
时人以为新意而效之因有犯调五行之声所司为正

所欹为旁所针为偏所下为侧故正宫之调正犯黄钟
宫旁犯越调偏犯中吕宫侧犯越角之类 (陈旸/
)
   解
自古奏乐曲终更无他变隋炀帝以清乐雅淡曲终复
加解音至唐遂多解曲如火凤用移都师解柘枝用浑 (第 7b 页)
  书晏婴叔向论齐晋事
晏婴叔向齐晋之贤大夫也其论齐晋为季世将不延
厥祚而为异姓所有如烛照数计而龟卜后之读是篇
者无不以为韪而吾独以为非非非其论之不中(去/声)
正论其论之中为不韪也夫齐之将移 陈氏晋之
将分
三家两国之存亡系焉君弃其民以乐惂忧是自取其 (第 4b 页)
 广雅曰术亦道路别名吕氏春秋曰子产相郑桃李
 垂于术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云来人迷新术去子
 惑故溪注曰术溪皆山路也 陈晋之
解学记术有序
 曰乡饮酒庄周皆有道术之说是途之大者谓之道 …… (第 10a 页)
 蝉楚谓之蜩(音/调)宋卫之间谓之螗蜩(似蝉而小鸣声/清亮江南呼螗)
 (蛦/)陈郑之间谓之螂(音/良)蜩秦 晋之
间谓之蝉海岱之
 间谓之䗁(齐人呼为/巨䗁音枝)其大者谓之蟧或谓之蝒马(按/尔) (第 15a 页)
 
郑曰。带所以介也。介在于鼓钲舞甬衡之间凡四。(贾云。中二通上下畔为四。)郑司农云。枚钟乳也。玄谓今时钟乳夹鼓与舞。每处有九面三十六。(贾云。钟有两面。面皆三十六。)〇镛案铣鼓钲舞凡四层也。四者之间。总设三带。钟之下畔。以铣为袪。(若衣裳缘边之饰。)其上畔。因舞为饰。皆无带也。铣鼓钲舞。各有分界。带则跨据其上。故不言界也。今拟大钟小钟。皆三分鼓间之博。以其一。为之带。以其带之半分。据两界。庶乎其合宜也。三带则钟乳面二十七也。郑谓舞甬衡之间。皆有带。恐非也。舞甬之间。犹之可也。甬衡之间。何以设带。若其设之当为五带。岂止四乎。(景。鐛通。扬子方言云。鐛。饱也。钟乳突故云景。〇 陈旸
云。带类篆。故谓之篆。乳有数。故谓之枚。)
于上之攠。谓之隧。
 郑曰攠。所击之处。攠弊也。隧在鼓中 …… (第 585L 页)
  陈旸
乐书曰。于则铣间之曲袪者也。鼓则于上之待扣者也。(节)钲体之径。居铣间之八也。鼓间之径。居铣间之六也 (第 587H 页)
。舞径亦居铣间之六也。郑氏以为此钟口十。其长十六也。〇镛案郑司农以于为袪者。为其缘饰钟口。若袂口之有袪也。今云曲袪已失其义也。且如陈说铣径十。鼓径六。钲径八。舞径六。则此钟忽大忽纤忽饱忽馁。或似葫芦。或如豆荚。此天下之怪物也。 陈旸
著乐书二百卷。为千古集大之成。及其措诸实用。验之行事。则一钟必不可铸。一籥必不可穴。古乐何以还矣。 …… (第 587H 页)
诚为制钟之本法。不可以私意增损者也。郑玄之法。亦每降六分。增径二分。仍是升三损一之例。岂有疑乎。
  陈旸
乐书曰。黄钟之律九寸。十六之而铣。取其十以为度。则铣径五寸有奇。钲鼓舞之所居者。递去二分。则舞脩三寸 (第 591H 页)
有奇。林钟之律。六寸。十六之而铣。取其十以为度。则铣径三寸有奇。钲鼓舞之所居者。递去二分。则舞脩二寸有奇。馀律之钟亦然。〇镛案 陈旸
笃信郑玄。故十二钟皆十六分。而取其十。以为铣径。此千古之大梦也。笙箫琴磬。皆可以大小长短。分为十二。 …… (第 591H 页)
 郑曰。钟磬者。编县之二八十六枚。而在一虡。谓之堵。钟一堵磬一堵。谓之肆。(半之者。谓诸侯之卿大夫士也。诸侯之卿大夫。半天子之卿大夫。西县钟东县磬。士亦半天子之士。县磬而已。)〇贾曰。服虔云。一县十九钟钟七律。十二县二百二十八钟。为八十四律。此一岁之闰数也。〇镛案郑说大谬。已见前编。(第五篇之首。)至于服虔之谬。前人已击之矣。 (陈旸
等。)
  (第 592H 页)
陈旸
乐书曰。尝考唐史。商盈孙。按凫氏铣鼓钲舞之法。用算法。乘除镈钟之轻重高下。(镈盖指大钟。)定编钟之制 …… (第 592H 页)
 
《通考》唐时岑阳耕者。得古钟高尺馀。杨枚叩之曰。此姑洗角也。既刮拭。有刻在两栾。果然。(又云。宋沇。登光宅寺塔。见铎一。无风自摇。洋洋有闻。摘而取之。果姑洗编钟。)〇镛案斯皆野人之言。不足凭也。姑洗一钟。自有五音。岂可胶定为角声乎。姑洗角者。十二旋宫之黄钟均法也。姑洗角。岂古器乎(一作哉)
查十二磬之制
  陈旸
曰。史传论造磬者多矣。或谓黄帝。使伶伦为之。或谓尧使母句氏为之。或谓叔为之。以明堂位。考之。叔之离磬 …… (第 593L 页)
 郑曰。假令磬股广四寸半者。股长九寸也。(贾云。若定尺寸。自当依律。为短长。以四寸半为法者。非实法也。)鼓广三寸。长尺三寸半厚一寸。〇镛案股鼓之博。经必各论。故郑以股鼓为二股也。然其义非也。(春秋传云。室如悬磬屋之两翼。如磬股左右均也。)
  陈旸
曰。其博为一者。股博一律也。(一律犹言一分。)股为二者。后长二律也。鼓为三者。前长三律也。股非所击也 …… (第 595H 页)
播鼗击颂磬笙磬。(周礼春官。)
 大射礼曰。乐人宿县于阼阶东。笙磬西面。又曰。西阶之西。颂磬东面。〇 陈旸
曰。大射鼗。倚于颂磬西纮。颂磬。在西而有纮。(纮者。编磬之绳也。)是编磬在西。而以颂磬名之。特磬在东 …… (第 595H 页)
 郑曰。磬亦编。(句)于钟言之者。钟有不编者。〇镛案郑既云。钟有不编则磬无不编矣。其实磬亦有不编。故尔雅大磬。谓之毊。毊者。特磬也。 (陈旸
云。大则特县。小则编县。)
 《唐礼书》先蚕降神。宫县之乐。不用镈钟。以十二大磬代之。〇通考云。俗部 (第 595L 页)
编磬。每簴二十四枚。应十二律倍声。唐李冲所传也。〇镛案十二律例。虽然不明。十二钟十二磬。犹能上遵古法乐。未尝全亡也。(二十四枚。备旋宫之用也。罪在旋宫。何咎于磬。)
  陈旸
云。尔雅大磬。谓之毊。言大以见小也。小胥凡悬钟磬。半为堵。全为肆。郑康成释之谓编悬之十六枚可乎。典同 …… (第 595L 页)
 郑曰。埙烧土为之。大如雁卵。郑司农云。주-D002六孔。〇贾曰。按广雅云。埙象주-D003锤。以土为之。六孔。〇 陈旸
曰。埙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虚上锐。如秤锤。然火之形也。〇镛案埙形绝小。然须有十有二枚。以备十有二律 …… (第 597H 页)
周礼。(大司乐。)则晋鼓。亦具十有二律可知。其曰雷曰灵曰路曰 晋之
所以不同者。必其文饰各殊。若其尺寸长短之各中本律。三鼓必皆同也。希冕鷩冕。其尺寸皆同。象辂革辂。其尺 …… (第 598H 页)
。奚独雷鼓灵鼓。其制样各殊乎。六律既亡。八器随坏。今人却云。雷、灵、路、晋。形状各殊。而不知雷灵路。 晋之
中。十有二律。不可不各具也。不亦谬乎。鼖鼓鼛鼓。用于军事役事。未必具十二律也。
 《大司乐注》郑司农 (第 598H 页)
 《宋朝太常琴制》其长三尺六寸三百六十分。象周天之度。弦有三节。

声自焦尾至中晖。为浊声。自中晖至第四晖。为中声。上至第一晖。为清声。〇 陈旸
云。琴之为乐。弦合声以作主晖。分律以配臣。自临岳下际。至龙口衔弦。以夷则为中界。夷则至临岳下际。以仲 …… (第 602H 页)
筑表尺。)稽康(嵇康)。三尺七寸一池。(魏中尺。)宋太常琴制。其长三尺六寸三百六十分。象周天之度也。 (陈旸
云。广六寸象六合也。腰广四寸。象四时也。)(第 603H 页)
陈旸
曰。瑟之制有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者。有七尺二寸。广尺八寸者。有五尺五寸者。岂三等之制不同欤。易通云。 …… (第 603H 页)
管乎。十三簧者。宫管三。商管三。角管三。徵管三。羽管一。如瑟弦之有十三也。(法见上。)岂有他哉。
  陈旸
曰。阮逸谓竽笙。起第四管为黄钟。巢笙。起中音管为黄钟。和笙。起平调为黄钟。各十九簧。皆有四清声。三浊 …… (第 608H 页)
 《周礼笙师注》杜子春云。篴今时所吹五空(一作孔)竹篴。〇应劭风俗通云。丘仲造笛。长尺四寸七孔。(丘仲汉武帝时人。) 陈旸
云。汉部所用雅笛七窍。不知去二变。以全五声之正也。蔡邕曰。形长尺围寸。无底有穴。今亡。大抵管笛一法尔 …… (第 609L 页)
 《宋中兴四朝乐志》叙曰。宫商羽角四声。共二十八调。其宫声七调。曰正宫。曰高宫(出。)曰中吕宫。曰道宫。曰南吕宫。曰仙吕宫。曰黄钟宫。皆生于黄钟。(标出字者。所不用。)商声七调。曰大石调。曰高大石调(出。)曰小石调。曰揭指调。曰双调商。曰越调。曰林钟商。皆生于太蔟。羽声七调。曰般涉调。曰高般涉调(出。)曰中吕调。曰平正调。曰南吕调。曰仙吕调。曰黄钟调。皆生

于南吕。角声七调。曰大食角(出。)曰高大食角(出。)曰双角(出。)曰小石角(出。)曰揭指角(出。)曰商角。(一作林钟角。)曰越角(出。)皆生于应钟。(已上出调。不用者十。故宋朝散乐所奏。只是十八调而已。) 陈旸
云。宫调。胡名婆陀力调。(即道调。)商调。胡名大乞食调。(即越调。)角调。胡名涉折调。(又名阿谋调。 (第 614H 页)
奎,彭百川,叶隆礼,宇文懋昭。编年则李焘,杨仲良,陈均,陈桱。礼乐则聂崇义,欧阳脩,司马光,陈祥道, 陈旸,
陆佃,郑居中,张炜。职官则孙逢吉,陈骙,徐自明。舆地则乐史,王存,欧阳忞税,安礼,王象之,祝穆,潘自 (第 542L 页)